
十八年护理路:与医院共成长
口腔科 李蕊
时光如白驹过隙,回首在宝鸡第三医院度过的十八载岁月,每一个瞬间都清晰如昨。这里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,更是我挥洒汗水、收获成长与感动的家园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我与医院同呼吸、共命运,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。
2006年的夏天,我怀揣着护理专业的毕业证书,走进了宝鸡第三医院的大门。那时的医院,只有三栋三层的矮楼,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痕迹。呼吸消化内科在一栋3层小楼的2楼,诊室狭小,检查设备简陋,但前辈们专注的眼神和患者信任的目光,让我明白了医者仁心的真谛。
记得第一次独立值夜班时,一位哮喘急性发作的老人被紧急送来。医生检查后制定了治疗方案,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。当我拿起针头时,手心里全是汗——老人的血管条件很差,我的第一针穿刺失败了。那一刻,我既紧张又自责。幸运的是,正在值夜班的心内科魏苗老师闻讯赶来,她一边安慰我“别急,慢慢来”,一边娴熟地找到合适的穿刺点,最终顺利建立了静脉通路。在魏老师的指导下,我们共同完成了后续治疗。当看到老人呼吸平稳地睡着时,我不仅触摸到了这份职业的温度,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那些年在呼吸科的历练,让我从只会背书的理论派,逐渐成长为能在复杂病情中抽丝剥茧的医务工作者。而这一切成长,都离不开宝鸡第三医院这个充满包容与关爱的大家庭,是它给予我犯错与进步的机会,让我在磨砺中不断前行。
2010年医疗体制改革中,医院迎来发展新篇章。17层综合住院大楼拔地而起,明亮的玻璃幕墙映照着医院的未来。2012年我调入内分泌科,在护士长的悉心指导下,从糖尿病急症护理到甲状腺疾病管理,逐渐成长为科室骨干。最难忘2013年春,一位妊娠期甲亢的孕妇在我们精心护理下平安分娩,她含泪的感谢,让我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。
2014年底,因医院发展需要,我转战门诊三楼诊疗区,负责口腔科工作。作为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,这里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关乎患者安全,全新的挑战扑面而来。2024年,随着医院南楼新诊区启用,口腔科迎来飞跃。作为科室负责人,我既为明亮先进的新环境欣喜,也深知责任重大。搬迁初期,感染控制工作问题重重,器械清洗流程需更新,医护人员感控意识待加强。我带领团队立足新环境,重新梳理工作流程,制定新型设备标准化操作规范,张贴清晰流程图;充分利用空间实现严格洁污分区,配备齐全防护用品;引入新型消毒设备,大幅提升器械处理能力与消毒质量。在团队的努力下,新诊区感染控制工作迅速达标,得到全院认可。口腔科的蜕变,是医院不断追求卓越、创新发展的缩影,我有幸参与其中,与医院一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
十八年春秋,从青涩医学生到科室管理者,从简陋三层小楼到现代化综合大楼,我的成长轨迹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。那些值过的夜班、救治的患者、攻克的难题,都化作生命年轮里最珍贵的印记。在宝鸡第三医院这片沃土上,我用青春见证了医改的硕果,用专业守护着百姓健康。这份初心,始终未改。
医院地址 :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宏文路48号
乘车路线 : 市内乘1路、9路、22路公共汽车宝鸡第三医院下车即到
邮编 : 721000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
版权所有@宝鸡第三医院 陕ICP备13008693号
陕卫网审[2013]第0026号
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054号
技术支持:伙伴网络